防孤岛保护是什么
防孤岛保护是一种 防止分布式电源并网发电系统非计划持续孤岛运行的保护措施。当电网由于故障、设备故障或人为操作等原因导致某一区域与主电网脱离,形成独立运行的小电网时,就会出现孤岛现象。孤岛现象可能对电网和相关维护人员造成潜在的危险和伤害,因此防孤岛保护是非常必要的。
防孤岛保护装置通过实时监测电网的电压、频率、相位等电气参数来判断是否出现孤岛情况。正常情况下,分布式电源与电网相连,电网的电气参数处于稳定状态。当由于电网故障(如停电、线路故障等)导致分布式电源与主电网断开连接,但分布式电源仍继续向本地负载供电时,就形成了孤岛。防孤岛保护装置会检测到电网电压、频率等参数超出正常范围或者失去电网信号,从而判定为孤岛状态,进而触发保护动作。
防孤岛保护装置的功能主要包括:
保护设备安全:
防止设备过电压、过电流等故障的发生,从而保护设备的安全。
避免安全事故:
避免因孤岛现象导致的电力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的发生。
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:
及时发现并处理电力系统中的故障,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,提高供电可靠性。
防孤岛保护装置通常具有多种保护功能,包括过电压、低电压、高频、低频、逆功率、外部联跳、频率突变等。保护装置的动作逻辑通常包括两段式低电压保护(失压跳闸),即当三个线电压均小于低压定值时,经过延时,装置跳闸或者告警。
常用的防孤岛保护装置为二次设备,主要适用于110kV、66kV、35kV、10kV及低压380V光伏电站的小电源并网供电系统。在发生孤岛现象时,防孤岛保护装置可以快速切除并网点,使本站与电网侧迅速脱离,从而保证整个电站和相关维护人员的生命安全。
综上所述,防孤岛保护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,通过实时监测和快速动作,有效防止分布式电源并网发电系统非计划持续孤岛运行,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。
声明
本站文章和数据均来自互联网,本站为免费公益性网站,如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