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害有哪些
植物病害种类繁多,可以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分为两大类:
非侵染性病害
由非生物因素引起,例如:
营养元素的缺乏(如缺氮、缺磷、缺钾等)
水分的不足或过量
低温的冻害和高温的灼病
肥料、农药使用不合理,或废水、废气造成的药害、毒害等
侵染性病害
由生物因素引起,具有传染性,病原体包括以下几类:
真菌性病害:由真菌侵染所致,如叶斑病、白粉病、炭疽病、霜霉病等。
细菌性病害:由细菌侵染所致,如软腐病、溃疡病、青枯病等。
病毒病:由病毒引起,如花叶病、黄化病、卷叶病、畸形病等。
线虫病:由线虫寄生引起,如根结线虫病、胞囊线虫病等。
具体病害种类及防治方法:
叶斑病
症状: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点,颜色多为褐色、黑色或黄色等。
防治方法:加强养护管理,及时清除病叶,减少侵染源;合理施肥,培育壮苗;发病后及时喷施杀菌剂。
白粉病
症状:叶片、嫩梢等部位出现白色粉状霉层。
防治方法:预防病害时使用“淇护”喷雾,发病后使用“田钧”+“植大壮”或磷酸二氢钾喷雾。
锈病
症状:叶片上出现黄色、橙色或褐色的锈斑。
防治方法:春秋季节定期预防,周围一公里内不要种植桧柏。
霜霉病
症状:初期产生水浸状、不规则的褪绿斑点,后扩大成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黄褐色病斑。
防治方法:适期播种,加强水资源管理,使用丙森锌、代森铵或氟菌·霜霉威等药剂。
黑斑病
症状:初期为褐黑色稍隆起小圆斑,后扩大为边缘苍白色、中心褐色的病斑。
防治方法:选择抗病品种,及时清理田园,使用苯醚甲环唑、噁酮·锰锌、戊唑醇或嘧啶核苷类抗菌素。
炭疽病
症状:叶片受害初期呈针尖大小水浸状斑点,后扩大为不规则、深褐色的较大斑。
防治方法:雨后及时引流,施足肥,发病后使用微内酯、吡唑酯或唑-脱森联合等药剂。
黑腐病
症状:叶缘产生“V”字型灰色至淡褐色病斑,有黄晕,叶脉坏死变黑。
防治方法: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,注意均匀用药。
土传病害
包括猝倒病、立枯病、疫病、根腐病、枯(黄)萎病等。
防治方法:选择抗病品种,改善栽培环境,及时进行病害防治。
线虫侵害
由土壤线虫引起,造成植物根系伤口,有利病菌侵染。
防治方法:使用土壤改良剂,轮作,或采用生物防治方法。
这些病害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、病原体种类及特性,采取针对性的措施,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。